收藏本站
我的資料
   
查看手機網站
其他賬號登錄: 注冊 登錄
書畫愛好者俱樂部
Chines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Enthusiast Club
ABUIABACGAAg34qLiwYorIaImwcwzAg4ggE

沉痛悼念何流先生

 二維碼 495
發表時間:2021-12-06 06:11來源:詩聯雙修院校網址:http://www.zgtj888.cn/hlxs.html

河流1.jpg


沉痛悼念何流先生

小雪霜風吹暗天,曲星隕墜起寒煙。
騷壇驕子君何去,書從羲之寄遣篇。
   
     十二月一日上午九時,何流同志的追悼會式在其家鄉余干縣殯儀館舉行!人們懷著無比沉痛的心情,清晨就來到何流同志靈堂前致哀,告別一位從農村家庭走出的優秀詩人和德高望重的書法家何流同志。
    悼念儀式一開始,江西省原副省長、省人大副主任(省慈善總會會長)洪禮和宣讀了巜哀思綿綿無絕期》沉痛悼念何流先生的吊唁文,接著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江西省詩詞學會會長胡迎建宣讀了致《何流先生的悼詞》,隨同參加悼念的還有:省文聯、省書協、省電視臺等有關單位的領導,市縣文聯及書協、文化部門的領導,何流先生的生前親朋好友以及部分戰友、文友、詩友、書友…
     悼念儀式按國家防疫要求依次緩緩步入悼念大廳,靈堂布置得莊嚴肅穆,前來吊唁的人員中有的還用詩聯等不同方式,悼念我們剛剛離去的一位好戰友、好詩人、好書法家何流先生。
    省楹聯學會副會長,南昌大學副教授龍文武率江西楹聯學會的部分學會會員含淚寫下了不少的有關悼念何流先生的詩詞和挽聯,以便寄托對已故先生的哀思!并向何流家屬深表慰問!最后愿何流先生一路走好!愿何流詩書與日月同輝,流芳千古!

河流2.jpg



何流先生悼詞


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江西省詩詞學會會長   胡迎建


     今天,我們懷著無比沉痛的心情,送別書法家何流先生。作為先生的多年友人,我一是難以相信走得這么快,二是惋惜江西詩詞界、書法界的一大損失。我緬懷先生立德立功立言的一生,也希望后繼有人。

     何流先生摯愛書藝,潛心書法,師法過沈鵬、劉藝、歐陽中石、林岫、言恭達、聶成文、文懷沙諸名家,轉益多師,博采眾長。以其多年功底與穎悟,嶄露頭角,其后一發而不可收,作品多次入選全國書法展并獲獎。他漚心瀝血,務求精品力作,尤其在草書上獨成一體,著有《墨象時空》,即積其多年感悟有得之言。而今詩人能書者少,書家能作詩者更少。何流先生集詩與書藝于一身。其詩作早已登載國內諸多詩詞刊物,并擔任了江西省詩詞學會理事。他還喜作聯語,寫辭賦,有的銘刻于石碑。

     何流先生多年擔任江西省人文書畫院院長,致力于書法傳播,服務大眾。他認為書法家應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力求書法愛好者更上臺階,并提升其鑒賞能力,從而體現其社會價值。先生嘗言:“藝術是社會的,快樂是朋友的,感受是自己的。”他廣交書友,服務民眾。連續 14年每于春節前,擬好春聯,率書法小團隊下鄉,書寫免費贈送千家萬戶。連續策劃13屆全國性的大型詩、聯、書法大賽,優秀作品收入他主編的大型詩聯書畫冊,精裝出版。 從2007年至2017年,連續舉辦了11屆 “中國南昌金秋筆會”,邀請獲獎者來南昌筆會,四海賓朋,歡聚一堂,共賞佳篇,齊揮妙筆。登滕王閣,或游廬山,或上井岡。所有活動經過,錄制光盤出版。策劃細致,調度艱辛;場面之壯觀,安排之得當,則有口皆碑,影響愈廣,參加者愈眾。當然,他也有得力的賢內助曹春蘭女士,共同創業。賢淑能干,尊老重文。江西有人文書畫院作為文化開放之窗口與名片,殊為難得,為社會效益、旅游消費、文化藝術諸方面建立了巨大功勞,為書藝發揚光大,付出多少艱辛心血,殫精竭慮,此即何流立功之事業也。生前的最后幾年,還在故鄉舉辦過幾次書法大展,增添了故里的文化財富,也可看出其故鄉情深。

    我與何流傾蓋相交二十余年,深知其人品書品,性情中人,儒雅君子,以誠信交友,興之所致,豪飲數杯,醉則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歌之吟之。字如其人,率真而瀟灑,外圓而內方。

    何流先生由于多年勞累,以致身衰而欠調養,突發重病而身逝。痛哉,失我好友,愴懷回首。建功立言,一路好走。祈禱逝者安息,并盼其親屬節哀保重。

2021年11月30日




1956-2021


圖片


哀思綿綿無絕期
——沉痛悼念何流先生
文/洪禮和
(2021年11月30日)
    第一次見何流先生的情景至今歷歷在目。那是在2016年10月12日由省文聯主辦的“紀念建黨95周年暨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中國南昌第10屆金秋筆會開幕式上,儀式自始至終活躍著一位戴眼鏡、穿西裝而未系領帶消瘦男子的身影,當他陪著我參觀書畫作品時,不停地一邊介紹、一邊頻頻與周邊人打招呼。看來他對參展作品和來出席儀式的人非常熟悉。趁著他被人叫到一邊攀談時,我悄悄地問打頭的原副省長孫剛同志,“他是誰呀?”孫副省長不假思索地回答,“你不認識他嗎?”語氣滿是驚訝,然后告訴我,他叫何流,省內知名書法家,書承沈鵬,有沈鵬老先生晚年弟子之稱。臨了還用略帶神秘的口吻對我說,“此人還是你余干小老鄉吶!”記得當時我心里為之“咯噔”一下,余干雖學風昌盛,崇文膜拜,但書法家少之又少。
    正因如此,所以何流的姓名一下印在了我的腦海。隨著交往與接觸的增多,我與他慢慢互相多了一些了解。比如他6歲即練習寫毛筆字,在32開的紙上每天要寫8個字。在缺紙少墨年代,蘸水在玻璃板上反復練字。為了增強腕力和臂力,他在毛筆上擰上鐵螺帽,不斷增重來練習。為了體悟線條變化,他常點燃小木棍,面對漆黑夜空,舞動著像螢火蟲一樣的小木棍來龍飛鳳舞。
     再比如,他從2007年第一屆金秋筆會書畫展開始,始終堅持做活動總策劃人,一做就是十幾年,付出的艱辛和努力唯有天知地知和他知。一次,他將結集出版的《中國第13屆“八一杯”百名將軍書畫作品邀請展暨中國南昌第11屆金秋筆會書畫作品展》作品集交我手上時。我情不自禁地寫了下面一段話:“望著眼前活動主辦單位負責人何流清癯的臉龐,聽著他略帶沙啞嗓音的敘說,我明白了他十多年的付出與堅守來之不易,期間所經歷的一切遠非我們所能想象。”藝術不正是需要這種默默無聞地奉獻和堅守嗎?
     還比如何流書法,除行草外,其草書、行楷、篆書、隸書也見相當功力,可謂是一個書法種類較齊全的書法家。盡管如此,他還是持之以恒地堅持勤奮與創新。每有較大幅式的作品,書成后便懸掛于壁,終日觀摩,一旦發現有瑕疵,都會毫不猶豫撕掉或推到重來。對于創作過程,他信守不閉門造字,而是走出書齋,接受外部世界和環境的熏陶。我屢屢聽他說,每當要創作一幅書法作品,他都要細細觀察,反復醞釀,為了尋找靈感,有時還要飲上幾盅酒,待微醺或醉眼朦朧之際,突然發力縱橫筆墨,直到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空靈作品問世。鮮為人知的是何流對詩詞、對聯、文賦和社會公益事業也是茲茲在念,尤其是對詩文造詣頗深,功底厚實。他用駢體文撰寫的《余干賦》,一時令余干洛陽紙貴,人們爭相睹閱,還被收錄在《中華辭賦》月刊,廣為流傳。
     何流及江西人文書畫院長年從事公益慈善活動,從2004年起,或楹聯進社區,或海嘯賑災春聯義寫義賣,或汶川地震救災義賣,或下鄉寫春聯、田邊送祝福,或義務講學、義賣助學,送春聯進鄉村、進社區,足跡遍及南昌市和鄱湖之畔。拿著“江西人文書畫院及院長何流2005-2016年從事公益慈善活動一覽表”,看著一欄欄從事公益慈善事業樁樁件件往事記載,我這位省慈善總會會長和諸多同仁似乎捧著一顆滾燙的心,無不為之動容并肅然起敬。
    與何流打交道,尚有三件事不得不提及。一是余干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之際,何流想用書法作品來紀念這一盛事,他醞釀搞次“人文情懷——何流扶貧書法作品回鄉迎春展”。活動之初,他找到我,要我作個序,我說這不合適。并推薦省政府原副省長孫剛來撰寫,一者孫副省長對他熟悉,兩人常有書法作品切磋交流;二者孫副省長挺器重他,既重其作品,也重其人品;三者孫副省長在省內久負盛名、頗有人望,書法作品獨樹一幟,由其來寫序,再也合適不過了。但何流不允,說孫副省長已答應為作品展書寫展標,不敢也不忍心再勞煩。推來推去,實在抹不開情面,兼之我對何流書法作品情有獨鐘,冒昧寫了序言。
    現在看來,能為其作序豈可再復?二是2018年2月28日晚,我從外地返家途中,突然接到何流夫人曹春蘭女士電話,說何流中風倒地,亟需送醫院搶救。我二話沒說,讓同車的張振球(原省人大財經委主任)馬上與一附院和94醫院聯系。期間,曹女士說何流一直昏迷不醒,情況比較兇險,能否就近送94醫院,因為那里正好有高壓氧艙。94醫院非常重視和支持,即刻調度安排。進院后,我不放心,又和張振球冒雨連夜趕到94醫院,醫院院長和急救室主任一干醫務人員全都在場。詢問病情后,我拜托醫院一定要想方設法搶救病人生命。許多話至今已不記得了,但有句話時不時還會在腦子里浮現。“這是一位比較特殊的病人,特殊在于他是一位有良知的書法家,也是當代中國書法家泰斗沈鵬的弟子。他尚年富力強,生命不應該就此中止,其命應屬于永恒的藝術,屬于根植的鄉梓和人民。”望著躺在病床上昏睡不醒的何流,我心里一陣一陣地疼痛,半天說不出話來。
     老伙計開心快樂群張建國等群友聞知消息,第二天都匆匆趕到醫院,真正體現了有情有義的“老伙計”本色。令人欣慰的是,經過20多天的治療,何流奇跡般地恢復了健康。據曹女士講,是有種信念支撐何流,讓他頑強地活了過來。而我卻相信,“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于風雪。”
三是2021年11月16日,在老干部鐘隆惠的書畫作品展上,意外見到何流夫婦。久未逢面,分外親切。在簡單打招呼寒暄后,我們一起合了影。假如人能夠先知先覺,或未卜先知,那我絕對會多和他握握手,多和他聊聊天,多和他照幾張照片,多和他逗留散步,不至于一別竟成永訣而遺憾終生!
     昨天 ,收到曹女士發來短信,告知何流于11月28日因心臟病突發不幸去世。放下手機,我一下懵了,似乎天在旋地在轉。無法想象,前十多天還歡蹦亂跳的何流,竟然一下子就走了,走得是那么決絕和突然。我呆坐在木椅上,眼空蓄淚,無言凝噎,半天回不過神來。以至于起身下樓吃飯,破天荒左腦一陣陣眩暈。扒了幾口飯后,簡單洗了洗入睡。人在床上,眼睛卻睜得大大的,與何流交往的情景如一幕幕電影在眼前閃現,仿佛定格在那位穿著西裝、敞開胸懷、永遠那件紅色方格襯衣的一介窮儒身上,兩袖清風,溫文儒雅。可以說一成不變是他的著裝,是他的不甘和不舍,但變化的是其對書法藝術的追求和創新。
    倘若靈魂有知,他也一定會對這個世界和人世間親朋好友無比無限地眷戀……2021年11月16日因此生今世我同何流見最后一面而刻骨銘心!




1956-2021


圖片


何流簡歷

    何流,字遠帆,號楓港布衣,原名何增勝。1956年2月生于江西余干縣。1976年入伍,1978年入黨,華中師范大學書法本科畢業。詩崇李杜,書拜二王。
    江西省人文書畫院院長,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南昌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江西省詩詞學會理事、江西省楹聯學會常務理事。
    多次參加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和中國書協培訓中心主辦的展覽并獲得優秀獎、三等獎、二等獎。國內外展出書作多次并被單位和藏家收藏。自書詩詞、對聯作品先后發表于《中國收藏》《江西日報》《江西畫報》《南昌日報》《中華詩詞》《詩刊》《書法報》《中國書法學報》《中國書畫報》《書法導報》《青少年書法報》《中國楹聯報》《羲之書畫報》等。入編《中國楹聯會員大典》等30余部大型綜合畫冊。為滕王閣、黃鶴樓、岳陽樓等全國旅游景點和井岡山、廬山、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長征勝利70周年、改革開放30周年、建國60年、《江西日報》創刊60周年、迎奧運、汶川抗震救災等撰書詩聯作品1000余首(幅)。熱心公益慈善事業。為海嘯賑災、“抗冰雪,獻愛心”、汶川抗震賑災,及送春聯文化到鄉村、進社區,本人及組織書法家義寫義賣書法、春聯3000余幅。
監制出版5部大型電視紀錄片《中國南昌金秋筆會實況紀錄》,主編出版全國性書畫詩聯大型綜合畫冊7 部。在2005-2011年的“人文杯”“井岡山杯”“八一杯”“滕王閣杯”“八大山人杯”“廬山杯”“鄱陽湖杯”文學藝術大賽和2010年中國首屆“廬山論壇”等文化藝術活動中均擔任總策劃。
     2012年,由何流繼續擔任總策劃的紀念南昌八一起義和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85周年的:“八一杯”中國第8屆文學藝術大獎賽和中國南昌第6屆金秋筆會系列文化藝術活動…(簡介來源其網絡中《何流簡歷》部分內容)



1956-2021


圖片


01
七律 沉痛悼念何流先生
   文/艾利圣(雪松
春蘭夜半訃音來,贛水滔滔慟地哀。
小雪添霜催淚雨,冬寒漸次折傷材。
軍旋歲月功猶在,書桌年華影不回。

德藝雙馨登鶴去,陰陽縈夢筆箋陪。


(1)春蘭:何流先生賢妻。(2)折傷材:指何流原本有病曾遭摧殘,現又折我良材。

02
七律 悼念何先生
文/張冬根
黃竹悲聲慟地來,先生病故去泉臺。
贛鄱滯滯為英杰,草木凄凄悼俊才。
筆走龍蛇何處見,身游地府幾時回。
一番痛哭風流去,淚滴難禁日夜哀。

03
次韻艾利圣先生《沉痛悼念何流先生》
文/鄱湖釣翁
一雷驚魄訃音來,冠冕含悲越水哀。
冷雨未曾凋碧樹,寒霜何故毀良材。
星沉墨海情還在,日落詩山影不回。
殘忍天心催永訣,泉臺寂寞有誰陪。
(注:此詩由《瑞洪詩苑》詩社社長張中聲撰寫)

04
七律·次韻艾利圣(雪松)
《沉痛悼念何流先生》
文/劉金富
流星墜落訃音來,風木銜悲動地哀。
太息無常收命筆,堪憐天壽折英材。
聲譽贛府聲名顯,畫入丹丘畫趣回。
但愿先生長走好,九泉也有酒詩陪。

05
古風. 沉痛悼念何流戰友
文/郭正風作
贛水蒼茫一葉舟,手持墨筆水中游。
曾懷豪志才八斗,絕句驚人果實秋。
忽聞噩耗從天降,賢才駕鶴影難留。
愿君一去路走好,友落泉臺淚自流。

06
藏頭詩 何流先生一路走好
文/張珍榮
[何]去何從天注定,[流]芳千古淚朦朧。
[先]來后到閻王殿,[生]死如歌曲已終。
[一]世英名垂史記,[路]坍橋斷永難逢。
[走]過人間書香地,[好]夢綿長醉福宮。

07
悼何流
文/從未謀面的詩徒
驚悉噩耗,淚為何流?
何流何流,為何斷流?
何流何流,何不長流?
何流何流,何止中流?
何流何流,何為一流。
何流何流,詩仙上流。

何流何流,思念永流。


(注:此詩文由江西省《中外詩人》分社社長段雪茂先生撰寫)

08
下午茶
何流舊作。曾發表于2015年的《詩人報》

浩浩蕩蕩,
你與他們,象一股春潮,
攜妻帶兒,
卷進了這座并不屬于你的城市。

一個地道的城市飛人
你飛來飛去,
多少年以后,
你終于感到:
不再倒流的時光,
讓你一天天老去;
那,
掛在墻上——令你永遠不再年輕的日歷,
讓你走到青山湖畔的相思林里:
一個人的下午茶,
讓你,直喝到
熱浪排空的黃昏;
當,火球飛速地
向西山墜去的瞬間,
你忽然感到疲憊,
你想:
盡管你在人生的跑道上
如何發起沖刺,
卻最終輸給了時間!
于是,
你把曾經撐開的心傘收攏,
裝入網袋;
并系上一塊沉重的石頭,
扔進湖中,
讓它被波浪淹埋,
從此不再浮起。

(注:此詩由《閑吟閣》涂冰社長收錄何流先生原作,以便寄托對已故先生的哀思!)

09
悼念何流先生
文/張元斌
一生磊落正風存,雅士垂名勵后昆。
寶墨丹青成舊跡,空留詩友哭黃昏。
(注:此詩由巜洪崖詩書曲藝》社,張元斌社長撰寫。)

10
沉痛悼念何流先生
文/舒水祥
落座銀屏信手開,噩聞堪比炸驚雷。
先生美譽流千古,天妒英才不勝哀。

11
悼何流先生
先生張旭才,此去不回來。
潑墨龍飛舞,閑吟閣友哀。
(注作者憶春撰寫)

12
悼何流先生
文/董蘭英
詩壇斷一流,騷客淚雙流。
西路無傷痛,揮毫名一流。

13
沉痛悼念何流先生
文/張立勛   舒慧娥
河流帆影遠,故土泣哀挽。
館藏多遺篇,憶君非舊苑。

14
悼念何流先生挽聯
文/王金玉
詩從李杜春秋韻;
筆走龍蛇魏晉風。

15
痛悼何流先生
文/李東鋒
驚聞何院赴泉臺,始信閻羅也惜才。
潑墨揮毫伐魑魅,廿年一轉又重來。

16
吊何流先生詩二首
文/陳國文
(一)
何人借與丹青筆,流觴潑墨發清芬。
千秋狂草追懷素,古韻依依吊雅魂。

(二)集句再吊
何時拂袖得歸去?流水無情草自春。
千藥萬方治不得,古木蒼藤日月昏。
(分別集鄭獬、杜牧、白居易、杜甫之句致哀)

17
悼何流先生
文/舒水修
相逢未果隔重天,空羨才名達十年。
應是三聞人不在,蒿云秦樹永無緣。

18
七絕 悼何流先生
文/游義善
故人不見失詩聲,贛水何流日月明。
立學修身留典范,冬寒花謝哭先生。

19
七絕.悼念何流先生
文/方林元
信水愁云以愿違,龍池隱月鶴仙歸。
蒼天未老賢才去,千古凝流墨寶稀。

20
臨江仙·詠懷
沉痛悼念何流老師
文/吳德兼
河水滔滔向東海,流芳千古英才。先生駕鶴赴泉臺,
風瀟山失色,精神應猶在。
冷月寒鴉霜靄靄,喇叭聲碎悲哀。撒手人寰實無奈,
草木還含情,永駐為真愛。

21
悼何流
   驚聞閣友何流先生因病不幸逝世,不勝驚訝,不勝悲痛,算起來何流先生正值英年,為何天妒英才,讓其早逝。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因在縣文化館分管文學創作,何流(當年叫何增勝)曾多次拿過作品來館里與我商榷,在當年東山嶺腳下的文化館主辦的文藝窗,還有當時用鋼板刻蠟紙、油印的《東山藝苑》也發過他的作品。后來我調到縣委報道組工作,再后來又調到上饒電視臺,就與何流斷了聯系。
   直到幾年前,一個偶然的機會,通過微信群的交集又與何流聯系上了。失聯30多年,何流先生已創辦了江西人文書畫學院,在詩詞書法方面的造詣已堪稱大師級了。與何流在微信里重逢后,經常欣賞到他意境高遠,詞藻清麗的詩詞,靈動遒勁,別具風格的書法佳作。特別是長賦《余干賦》,更是令人佩服他對余干歷史人文研究得如此深入,對駢體文掌握得如此嫻熟,賦中金句頻出,家國情懷凸顯。多年來,何流在國家級,省級報刋發表作品數以百計,還多次獲獎。這是他多年辛勤筆耕的結果。為他取得的成就感到高興。
   何流曾多次邀我到南昌一敘,但因種種原因竟未能聚成,總是想著來日方長。但世事難料,今晨起來在閣里竟看到了何流不幸逝世的噩聞,一下子真不敢相信。
   作為相識四十年的文友,為何流的英年早逝深感悲痛,惋惜。從此,閣里少了一位才華橫溢的閣友,天堂多了一位功力深厚的詩人,書法家。在這里,只有深深地祝愿:何流,一路走好!
   僅以此短文悼念何流先生。
               2021年11月30日上午十一點五十分

作者:余干夢里水鄉:劉明       

22
沉痛悼念何流先生挽聯
文/舒浩華
何處寄詩魂滕閣秋風文展;
流光傷逝水玉亭冬雪浩歌哀。
撰寫于辛丑冬月

23
江城子 悼鄉賢何流先生
文/朱子佳佳
念君此別淚空流。水云愁。嘆無儔。天上人間、相見是何由。
忍看今朝離故土,思往事,夢同游。

來生緣會得歸不?雪盈頭。意相酬。
草木同悲、一任曉霜稠。書畫怡情堪勝賞,陰陽隔,幾時休。

*何流,本名何增勝,江西余干人,詩人,書法家,江西人文書畫學院院長。何流先生因突發疾病,不幸于11月29日逝世。今填詞一闋,以志哀悼!
2021年12月2日晚于安徽天長

24
沉痛悼念何流先生
文/鷹潭詩社青柳
尊師已作仙翁去,夜夜英魂巡九州。
菊白風寒逾兩月,花紅葉落恨千秋。
雙拳擊碎陰陽界,一腳踢飛生死愁。
大地戚戚流眼淚,天堂亦有寫詩樓。

25
輓聯沉痛悼念何流先生
文/鷹潭詩社朱孝祥
從軍習武研文,戰友同稱劍舞似龍飛,昔日生無悵憾;
入社吟詩作賦,詩朋共贊名揚如鵲躍,今夜歿有悲哀。

河流3.jpg




1956-2021


圖片



何流先生生前好友為何先生撰挽聯志哀



01

天亦無情,俊逸俠風百年應壽;

人雖作古,詩文書法三藝傳名。

龍文武   敬挽


02

松柏低垂,先生溘逝;

音容宛在,聯藝長存。

文師華   敬挽


03

駕鶴騰云,往何方去;

吟聯走筆,恍在眼前。

賴旭輝   敬挽


04

玩詩書畫謀生,何其不幸;

品煙酒茶論道,流亦有才。

劉潤根   敬挽


05

河山為君變色;

流水因而含悲。

熊長龍   敬挽


06

河山留愛意,冰心不老;

流水泛清音,云鶴猶閑。

葉林   敬挽


07

德藝共詩詞鑄膽

楹聯與書法留香。

鄒友良   敬挽


08

何事辭長,文朋心一慟;

斯人去遠,筆友淚雙流。

高應峰   敬挽


09

何師應不老;

流句亦多悲。

嚴達峰   敬挽


10

何流先生千古:

何處摶云弄月,才名盡得陽間腕;

流年磨鐵銷魂,鶴影平添上界仙。

溫沁人   敬挽


11

半世閑情吟雅趣;

一支勁筆嘆流年。

杜烜    敬挽


12

何流先生千古

天妒英才,詩詞聯墨名江右;

魂歸上界,德品風神存世間。

劉楓   敬挽


13

金秋滕閣聲名遠;

千古江山余水哀。

張小華   敬挽


14

嘆一生流水行云,書風似有沈鵬俊逸;

悲今日落花殘月,酒品猶余李白疏狂。

楊小怡   敬挽


15

忽悲靚影歸天國

長誦佳聯在網壇。

陳流潤   敬挽


16

龍飛西土;

鶴去仙山。

林荔景   敬挽


17

雅士歸林馭鶴;

書生掛筆升仙。

袁曉平   敬挽


18

藝海揚帆,盡展才情書俊逸;

霜天折筆,長留墨象憶時空。

何耀民   敬挽


19

三杯哀墨韻;

一曲奠詩魂。

楊雪騁   敬挽


20

余干才子飛仙逝;

鄱贛湖濤慟水流。

黃秀仁敬挽


21

法書堪不朽

峻誼貴長存。

龔聯壽   敬挽


22

賢弟多才:詩聯書三藝俱佳,奈何仙逝;

名流重義,情德品諸方可佩,未失夢圓。

曹海通   敬挽


23

何以人生圓滿,最難忘藝海揚帆書俊逸;

不知云鶴去時,猶在眼文心破浪極風流。

李小杰   敬挽


24

酒后揮書墨;

茶前撰藝聯。

毛龍泉   敬挽


25

驚聞噩耗

痛失良交。

程欣榮   敬挽


26

前年寫春聯,尚記先生嬉說唱;

今日聞噩耗,猶思長者笑談書。

王金本 敬挽


27

何流藝友瑤臺赴會一路走好

何處寄詩魂,滕閣秋風文魄展

流光傷逝水,玉亭冬雪浩歌哀。

辛丑冬月俚語聯癡舒浩華   敬挽


28

河流一體

聯墨雙馨。

彭家貴   敬挽


注:

稿件來源曹春蘭女士,整理:艾利圣、張文華


河流4.jpg




書畫家簡介
文章附圖

王恩芳,字秋陽,1943年出生于山東金鄉縣。師從當代著名美術藝術家柯大先先生和軍旅書法家吳穎華先生,受益頗深......

文章附圖

郭祥英,1943年出生于山東嘉祥。自幼喜愛繪畫,曾跟濟寧大學美術系教授學習花鳥畫多年。后來專攻梅、竹.........

文章附圖

耿俊嶺,1959年生于遼寧省黑山縣。1980年錦州第二師范美術專業畢業。師從外祖父國畫家莫名,師承畫雪獨家技法.......

文章附圖

尹遜元,1942年出生于山東濟寧。1958年入伍,1984年轉業后在濟寧市農科院任副院長。現為濟寧市書畫研究會副會長........

文章附圖

任馳,齋名(嘯風堂,墨石齋),美專畢業。現為北京中聯科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員,上海行知書畫院常務理事、畫師,上海收.......

文章附圖

樺躍,1956年出生于遼寧興城,現定居北京。幼年時期就充分展現了繪畫天分,8歲時與現代書畫家趙春山一起拜當代工筆畫...

文章附圖

張則清,1956年出生,湖北省荊州市人。中國書畫家協會會員;湖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荊州市書法家協會會員;監利縣書法......

文章附圖

李憑甲,曾用名李平甲,筆名李典澄。1952年出生在山東省寧津縣。管理學博士生、北京大學研究員、碩士生導師、教授......

文章附圖

王宣國,字潤章,號漏屋居士,飲露齋主人。漢族,1946年11月出生于安徽金寨,畢業于安徽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北京經濟.........

文章附圖

吳東魁,1956年出生于山東菏澤,自幼醋愛藝術,跟隨母親學剪紙。上小學期間,美術成績尤為突出。課本中的插圖、畫面使...

文章附圖

曾紅梅 ,女,1969年出生于湖北監利縣。現為中國職業畫家協會會員,湖北省荊州市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一杋美術館.......

文章附圖

余立小,1978年出生于江西余干縣梅港鄉寨上村,餘墨軒軒主。自幼酷愛書畫藝術,因家庭條件有限,業余時自習書畫........

文章附圖

張松柏,又名張新月,別署百忍草堂。1958年8月出生,湖北省監利縣人。現為湖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監利縣書協理事.......

文章附圖

郭浩藝,號狂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香港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國畫藝術研究院副院長、中南書畫院榮........

文章附圖

張清遠,漢族,1957年出生湖北省荊州市監利縣,號桃鶴井人。自幼酷愛書法,臨摹過王羲之、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

文章附圖

陳大鵬,號(潑墨先生)半山草堂主人,原籍山東菏澤,漢族。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書畫研究院常務理事;中國美術家名人堂花...

文章附圖

熊建國,湖北監利人。研究生學歷,中學高級教師,湖北省書協會員。從小喜愛書法,2017年五月至2018年五月進入.......

文章附圖

朱日曼,原名立滿,立漫,化名朱謾。1966年生于江西省余干,山怒畫屋主人。1998年畢業于上海中國書畫進修學院.......

文章附圖

邵琦,書齋名"渠宜書屋",一九六三年出生于上海,畢業于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美術史學教授、研究生導師;上海美術家......

文章附圖

劉志令,字治靈,號火硯堂主。1961 年出生于黑龍江省伊春市,祖籍山東陽谷,現定居北京。系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文章附圖

趙文斌,1957年12月出生于湖北監利縣,齋號墨醉堂,清水堂。中國書法協會會員,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創作研究員........

文章附圖

向楚炎,1949年出生于湖南,早年師從于湖南著名畫家陳惠生老師硏習工筆花鳥畫。求學畢業于湖南省輕工業高等專科學.......

文章附圖

朱建平 齋號尚耷軒主人,一九六二年八月出生湖北監利,湖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職業畫家協會會員,中國書畫協會會員........

文章附圖

張國強,齋號松雲石,1951年生于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現定居北京。自幼酷愛繪畫成癡,1975年在郟縣文化館搞美.....

文章附圖

邢玉哲,山東人氏。1985年畢業于魯迅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研究生班,后留學俄羅斯莫斯科蘇里科夫美術學院油畫系......

文章附圖

盧世亮,齋號旭元雨聲,1956年出生,河北省滄州市人,現居北京。系大運河水墨書畫院院長;北京平山書畫院副院長.....

文章附圖

聶義斌,1943年出生,河北省石家莊人。畢業于天津市美術學院繪畫系,1962年入伍,曾任原沈陽軍區政治部文藝創.....

文章附圖

尹麥清,字一白,1966年出生,湖南湘潭人,現定居北京。國家一級美術師,為中國國畫藝術研究院副院長,香港美術家......

文章附圖

曲士雄,中國德善書法家。1963年出生于河北安平,出身書香門第,自幼愛好書畫。多年從事新聞傳媒工作(新聞記者)........

文章附圖

梁國祝,筆名思墨,號嶺南山人,1956年生于廣西南寧,壯族當代著名書法家。現為廣西南寧書法家協會會員;廣西民間.....

文章附圖

劉三德,又名忠心。1944年出生,祖籍中國古乾州。六十年代初,鑄藝于西安美術學院,后投身太白山麓,歷時18載......

文章附圖

劉啟,號野儒,1951年生于北京延慶,自幼酷愛美術,幾十年堅持不懈,先后師從胥福亮、任福新、王澗泉等著名畫家.......

文章附圖

王宏,號一鴻,1976年出生于河南泌陽,現居北京。中國畫雞影響力人物,中國實力派青年畫家、書法家。國畫主攻花鳥......

文章附圖

張喜來,1957年生于北京,齋號抱雪。自幼酷愛書畫藝術,1985年參加中國書畫函授大學學習,師從王成喜、呂鑫.......

文章附圖

楊康健,1954出生,號九龍齋主,現居住上海,自幼在無錫九里河畔長大,自幼酷愛繪畫。17歲拜(中國美協會員......

文章附圖

耿淑慧,出生書香門第,居住溫哥華,溫哥華中國書畫院名譽院長,曾經在1985年創立自己保車有限公司任董事長.....

文章附圖

楊鐵巨,字振山,1953年出生于西安,畢業于中國書畫函授大學,現為陜西省美協會員,西安中國畫院畫家,省書......

文章附圖

浦星日,專業書畫家,別名:老墨。1980年中國書畫大學畢業;1990年魯迅美術學院進修 現為:中國同澤書畫研究院......

文章附圖

查日華,號璟燊,又名査日鏵,筆名苦筆齋主,1945年生于安徽銅陵,1979年畢業于銅陵師專。現為安徽省書法家.......

文章附圖

熊峰先生,著名旅日書法家,現任社團法人日中書法藝術協會會長,日中青少年交流協會會長,日本立命館大學孔子學院書法教授......

文章附圖

湯建華 別號學斌,職業書畫家。1972年出生于江西余干縣,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1990年起在東海艦隊服役........

文章附圖

周高福,1961年3月生,江西臨川人。1980年11月應征入伍,1985年南昌陸軍學院畢業,2002年中央黨校.......

文章附圖

黃海華,字醉墨,齋號,隱書齋。1974年出生于江西余干。現為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創作高級研修班畫家、中國書畫藝術研究院........

文章附圖

江治安,字江山,江西余干縣人,1947年生,大學文化。系中國國畫家協會理事,中國名家書畫研究會副理事長.....

文章附圖

賈紅甫,字浩然,號神后農人,1967年生于河南省禹州市,現定居于北京,系中國著名書法家,收藏家,古玩藝術品鑒定......

文章附圖

陳炳生,1935年岀生。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唯一烙畫)。福建省民間工藝大師......

文章附圖

李守仁,字怡鑫、號習勤齋主、桃源居士。畢業于廣西師范大學美術系,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師從郭怡宗、張立辰.......

文章附圖

王振建,字震健,號蘭香齋主人。1964年生于莒縣,現為中國書協會員、中國硬筆協會會員、日照書協理事、莒縣書協副主席.......

文章附圖

王川,當代實力派書法家,1966年生于北京,籍貫河北容城,研究生學歷。中國國畫創作研究院書法研究委員會主任.......

文章附圖

高傳強,丙申年,字一山,1956年出生于山東泰安,現居住北京,中華炎黃書畫研究院名譽院長,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文章附圖

馮廣海, 著名書法家 / 陳毅特型演員 / 正骨專家,1971年出生于河北邯鄲。系中國詩書畫協會理事.......

文章附圖

陳奮武,一九四一年九月生,福州市人。自幼酷愛書畫篆刻,學書循唐楷,溯秦漢,于六朝碑碣領悟尤深。擅多種書體......

文章附圖

胡連榮,男,1967年4月生,江西臨川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現任福建省政協委員、石獅市政協常委、福建省書法家......

文章附圖

呂士來,字石來,齋號隨緣堂,1963年出生于河北省辛集市,農民。1981年至1984年參軍服兵役......

文章附圖

舒浩華,男,一九四四年八月生,江西余干人,祖籍江西進賢,號俚語聯癡,于進布藝,靜塵齊主人........

文章附圖

楊梅花著名巨幅國畫山水畫家、 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南海國賓禮特供藝術家、人民日報《民 生周刊》民生書畫院藝術顧問和畫家.....

文章附圖

秦榮芳, 廣西桂林人,畢業于廣西師范大學美術系,擅長畫花鳥、魚蟲。現在為中華書畫協會理事.......

文章附圖

陳盛發,1957年6月出生于湖北省監利縣,高級經濟師。1992年畢業于湖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現為湖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

文章附圖

何志遠,1955年出生于山東滕州,現居住北京。國家一級美術師、榮寶齋簽約畫家、茹古齋簽約畫家、文房四寶堂簽約畫家.....

文章附圖

祁斌,1952年生于南京。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彩墨研究院副主席、中國盆景藝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文章附圖

朱磊,號清石居士。1973年出生于江蘇泗洪,自幼喜愛繪畫,淮安師范學院畢業。現為當代中國畫彩墨研究會會員,江蘇省花鳥研究會會員......

文章附圖

陳亦峰,字大愚,山東人士。模糊花鳥畫派創世人、中國花鳥畫院院長、天津美院高研班學院霍春陽弟子。自幼酷愛繪畫......

文章附圖

孫進,女,1989年出生于河南許昌,現為夢幻七彩畫院院長,中國藝術研究院理事,中國大寫意花鳥畫研究院創研室主任,中國女畫.....

文章附圖

呂啟明,1962年出生于廣東鶴山,國家一級美術師,現為中國楹聯學會中宣盛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會員,中國藝術人物網藝術委員會執行副主席.....

法律聲明

版權免責聲明:

1、本網站所轉載的文章資料、圖片、視頻、音頻、圖表僅供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網立場,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2、本網站屬于公益性非營利性網站,所有文圖不作商業用圖,對轉載文圖、視頻發生侵權行為,不承擔由此引發的經濟責任,本網站只作刪除處理。

3、本站原創文、圖,歡迎轉載,但需注明出處。

4、本網站原創文、圖屬于本站所有,任何單位、個人如用作商業用途需征得本站同意。

5、投稿者請注明稿件來源(出處)、準確聯系地址及身份,所有稿件均無稿費。

6、發稿人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

 免責聲明:本網凡“來源xxx非書畫愛好者俱樂部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成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或者其它問題可以聯系我們及時處理! 
掃描添加編輯微信
 
 
掃描添加編輯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