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我的資料
   
查看手機網站
其他賬號登錄: 注冊 登錄
書畫愛好者俱樂部
Chines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Enthusiast Club
ABUIABACGAAg34qLiwYorIaImwcwzAg4ggE

書畫愛好者俱樂部總顧問張弛

 二維碼 2380
發表時間:2017-01-03 00:00作者:劉凱來源:中國張弛詩書網網址:http://www.中國書畫愛好者俱樂部網.com


  張弛,1958年出生于江西余干縣,中央國家機關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外名流書畫院藝術顧問,中國鐵路文聯會員,高級經濟師。

  張弛是江西余干縣人,當過民辦教師和公辦教師,讀過中專,是最后一批工農兵學員。考取大學后,在中文系念書,任校學生會主席、蘇州市學聯副主席。大學畢業在鐵道部辦公廳工作,先后任鐵道部辦公廳值班室副主任、秘書處副處長和秘書一處副處長、值班室(部長辦公室)主任兼黨支部書記、中國鐵路進出口公司副總經理。調中共中央國家機關工委后,曾任工委研究室綜合調研處處長、專題調研處處長、研究室副主任、中央國家機關黨建研究會秘書長兼全國黨建研究會機關專委會副秘書長、國務院批準組建的中國民營經濟國際合作商會會長辦公室主任兼副秘書長。參加了黨的十七大,借調在中組部工作半年。工作期間參加了中央黨校的脫產學習。曾執筆起草人民日報社論、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重要講話,參與中央有關重要文件的起草和修改。在《人民日報》、《經濟日報》、《光明日報》等報刊雜志上發表個人署名文章50萬字以上。

  張弛自幼酷愛書法,尤喜張旭、懷素、毛澤東、于右任的草書,書法楷隸行草兼備,尤其擅長草書。作品曾獲全國大學生書法比賽一等獎、鐵道部書畫展一等獎,在中央國家機關書畫展中多次獲獎,并被收入《中央國家機關職工書畫展作品集》,曾在《紫光閣》、《中外名流書畫家》等報刊上多次發表書法作品。作品被省部級以上領導和國內多家博物館收藏,并受到美、英、日、韓等國外友人的喜愛和收藏。



書法家張弛


書法家張弛


書法家張弛


書法家張弛


書法家張弛


書法家張弛


書法家張弛


書法家張弛


書法家張弛


書法家張弛


書法家張弛


書法家張弛書法家張弛書法家張弛


書法家張弛書法家張弛


書法家張弛書法家張弛書法家張弛


書法家張弛


書法家張弛


書法家張弛


書法家張弛


書法家張弛


書法家張弛


書法家張弛


書法家張弛


書法家張弛


書法家張弛


書法家張弛


書法家張弛


書法家張弛


書法家張弛


書法家張弛


書法家張弛


書法家張弛


張弛詩話●序


  詩,文學花園的一朵奇葩。她曾是那么璀璨奪目,至今仍閃爍著耀眼的光彩。

    詩,中國的驕傲。從《詩經》“關關睢鳩,在河之洲”開始,到盛唐“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再到毛澤東“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的詩句,曾經感動、打動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從三歲小孩咿呀學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到年邁古稀沉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唐詩又何曾不是以我們能哼幾句而感到自豪。但是,曾經是詩歌海洋的中國,詩,在今天落伍了,被市場經濟的浪潮無情地拋灑在岸邊。而短信,則鋪天蓋地,彌漫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邊。這是什么原因?是市場經濟的過錯?抑或是人們缺乏時代的激情?我以為,偉大的時代,必將產生偉大的詩篇。詩在盈育、在破土,在等待春天的到來。

   詩言志。詩要比、興、賦。詩要用通感、博喻。詩要形象,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并用。這些古今中外通用。但是,中國詩有中國的特色。在這個信息全球化的時代,各民族文化在交匯、碰撞、融合、同化,有的甚至消失,這都是正常的現象。我以為,作為國粹,唯一不會被同化掉的,可能是今體詩,即唐詩(又叫近體詩)。其特色就形式而言,至少有三:

     一、整齊美。唐以前的詩,叫古詩。古詩,雖然也押韻,但在句式的多少和每句的平仄韻沒有嚴格的規定。而到了唐代,就把它規范化了。無論五絕七絕或五律七律,每首詩都有統一的規定。五絕、七絕是五字四句、七字四句,五律七律是五字八句、七字八句。字不能多,也不能少;句子不能多,也不能少。這就是今體詩的整齊美。

     二、韻律美。這是漢語的特色。古漢語有平仄兩韻,現代漢語有四聲,前兩聲大體可歸平韻,后兩聲都是仄韻。漢語聲調的平、仄,與《易經》中的陰、陽和現代數理邏輯的0、1二進位制有異曲同工之妙。今體詩韻律美表現在:一是句子節奏美。一句詩(以七個字為例)的平仄叫“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即第一、三、五個字,可平可仄,第二、四、六個字必須分明,是平則平,是仄則仄,不能混淆。而且一般以兩個字為一節,即平平或仄仄,如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讀起來朗朗上口。有如音樂的四分之二拍的節奏。二是韻腳美。首句可押可不押,二四六八押平韻,即首句可押韻,也可不押韻,不壓韻不能用平韻收尾。但第二、四、六、八句必須押韻,押韻押最后一個字,而且是平韻,不能是仄韻。三是對偶美,亦即對稱美。這是指律詩而言。律詩中間四句,是兩付對聯。分別叫頷聯和頸聯。一付對聯上句與下句平仄韻相反。此外,還要求實詞對實詞,虛詞對虛詞。至于五絕五律與七絕七律的區別,就是多兩個字或少兩個字的問題。五絕五律在句前加兩個字就是七絕七律,但加的兩個字的韻必須是與第一個字的聲調相反。或者七絕七律每句去掉前面兩個字即為五絕五律,其他一律不變。

    三、語言精美。因為字數和句子固定,要在有限的字數里表達無限的思想感情,就逼得你反復推敲,遣詞造句,語言要精要美,不能粗制濫造,所以古人云“為吟一個字,捻斷七根鬚”、“三年得兩句”。今體詩的語言精美,要求你要有精品意識,寫出精品。

    今體詩形式上的這三個特色,是寫作的難點,有時會束縛思想感情的表達,但唯其難,才叫今體詩,否則就不成其為今體詩了。而今體詩寫好了,能得心應手,非常有趣味,令人玩味,如食橄欖。時代發展到今天,關于今體詩,我有兩句話要說。其一,現代詩不能替代。詩歌的花園里應該是百花齊放。不應以現代詩否定今體詩,也不應以今體詩否定現代詩。我大學是學中文的,古詩、今體詩、現代詩都學過。當時也曾一度迷戀現代朦朧詩。但時過境遷,有多少詩能記下來?即使能記下來的也只有為數不多的唐詩,即今體詩。其他的詩再好也記不起來,或者記不完整。這就說明,今體詩有它持久的生命力。其二,世界上其他詩歌不能相比。為什么?因為國外的語言沒有平仄兩韻一說,就英語而言,它只是押元音字母的韻。所以,不可比。

    我們今天的時代,是生活節奏快速變化的時代,是信息全球化的時代,是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就有這樣的體會,一本厚厚的書,很難有時間把它讀完,因為要讀的書太多了。一首現代詩,也許能夠讀完它,但讀完也就忘了。即使它寫得很好,也背不下來(除非極短)。所以,比較起來,我還是喜歡讀今體詩。古為今用。生活在今天這個偉大的時代,今體詩不應甘于寂寞。我們可以用今體詩的形式,來反映今天的時代生活,以詩歌的長廊來展現時代這幅恢宏的歷史畫卷。為此,我愿做一只帶血啼叫的杜鵑:呼喚今體詩春天的到來。

是為序。

作者張弛于北京

張弛詩書選


張弛七絕●詩歌

學習考察唐山有感

山崩地陷日無輝,老少嗚咽灤水悲。

渤海明珠重放彩,冀東大地筑豐碑。

游三清山二首

纜車一線飛上山,棧道懸崖三百彎。

峰險石奇云霧卷,西東海岸松浪翻。

清風三盞去傳媒,老道深山把月追。

巨蟒朝天笑不住,司春女神盼夫歸。

游蓬萊

乘風踏浪駕云梯,海市蜃樓猶可追。

風雨閣中載廢立,蓬萊樂土盡朝暉。

青島回眸

嶗山海爾瑯琊臺,黃島陽光踏浪來。

邀我清風去釣月,城陽新景抱胸懷。

題中國情人節

牛郎挑水澆天園,織女梳妝到鏡前。

滴淚相思河兩岸,鵲橋會面又一年。

參觀馬克思故居二首

世紀偉人從此生,永存主義在心中。

為民盜得星星火,點亮全球萬盞燈。

筆耕不止死方休,世界人民讀我書。

若能悟出真諦在,荊棘披斬是通途。

慕尼黑感懷

四國協定禍向東,揮刀斬魔祭長空。

而今我愿歌一曲,世界和諧歸大同。

德國南部田野遠眺

萬席綠毯鋪天齊,染盡層林百錦衣。

怎得秋風似畫筆,細粗濃淡總相宜。

從意大利到奧地利

阿爾卑斯向北行,湖光山色話秋情。

紅林似火燒天際,薩市從來樂不停。

悼念父親

噩耗京聞痛斷腸,白花黑幛淚千行。

長存浩氣英靈在,佑我鄉親福且康。

游威尼斯

夜放華燈星滿天,水城千島橋相連。

運河商賈頻來往,萬里海行初古船。

天使灣夜賦

漫步英街到海邊,萬家燈火照無眠。

尼斯城外弧灣靜,釣起濤聲一線牽。

舊詩新嫁

詩花浪漫生法國,等到秋來有幾枝?

我欲勸君多采擷,借憑此物寄相思。

巴黎股票交易市場隨想

股市沉浮誰能裁?硝煙彌漫有陰霾。

操盤高手難尋覓,一道金光照下來。

慶神六成功返回

人類飛天不是夢,凱旋今晨定塵埃。

巴黎度過不眠夜,神六安全著陸來。

四十七歲生日感懷

高德酒樓盛宴排,燭光酣飲樂開懷。

百年栽下梧桐樹,夜話巴黎入夢來。

夜游賽納河

美酒葡萄齊舉杯,溫情軟語影相隨。

巴黎歌女琴聲在,月照西樓人不歸。

登艾菲爾鐵塔

潮涌人流登塔來,巴黎鳥瞰上平臺。

天高云淡送秋爽,西歐風情攬入懷。

巴黎公社墻觀感

武裝革命第一槍,驅走烏云現曙光。

戰士默哀含熱淚,政權鞏固費思量。

游賽納河

船上游人頌古都,水橋倒影畫秋圖。

夕陽西照高盧史,風動翻開兩岸書。

游江灣

路轉峰回疊翠嵐,三山環抱古江灣。

英賢踵起同燈火,龍吐甘泉澤眾安。

登泰山

風聲陣陣霧粘松,輕雨絲絲讀岱宗。

歷代封禪腳下始,獨尊五岳朝天東。

登廬山二首

廬山迷霧鎖江天,幾度春秋亂雨煙。

佇立美廬思故里,桃花源里樂耕田。

秀峰飛瀑夜聽泉,湖畔蘆林正可眠。

晨鳥三聲驚好夢,一輪紅日照窗前。

黃洋界追想

黃洋界上霧霏霏,猶見當年炮火飛:

滾木壘石鳴鼓號,旌旗舞動解重圍。

參觀龍川有感

西峙鳳山東龍峰,蒼天有意贈胡翁。

世世代代勤耕讀,一統乾坤在掌中。

回故鄉

余干豫章一線牽,龍騰虎躍信江邊。

千年古驛洪崖鎮,魚米水鄉夫是仙。


書畫家簡介
文章附圖

王恩芳,字秋陽,1943年出生于山東金鄉縣。師從當代著名美術藝術家柯大先先生和軍旅書法家吳穎華先生,受益頗深......

文章附圖

郭祥英,1943年出生于山東嘉祥。自幼喜愛繪畫,曾跟濟寧大學美術系教授學習花鳥畫多年。后來專攻梅、竹.........

文章附圖

耿俊嶺,1959年生于遼寧省黑山縣。1980年錦州第二師范美術專業畢業。師從外祖父國畫家莫名,師承畫雪獨家技法.......

文章附圖

尹遜元,1942年出生于山東濟寧。1958年入伍,1984年轉業后在濟寧市農科院任副院長。現為濟寧市書畫研究會副會長........

文章附圖

任馳,齋名(嘯風堂,墨石齋),美專畢業。現為北京中聯科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員,上海行知書畫院常務理事、畫師,上海收.......

文章附圖

樺躍,1956年出生于遼寧興城,現定居北京。幼年時期就充分展現了繪畫天分,8歲時與現代書畫家趙春山一起拜當代工筆畫...

文章附圖

張則清,1956年出生,湖北省荊州市人。中國書畫家協會會員;湖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荊州市書法家協會會員;監利縣書法......

文章附圖

李憑甲,曾用名李平甲,筆名李典澄。1952年出生在山東省寧津縣。管理學博士生、北京大學研究員、碩士生導師、教授......

文章附圖

王宣國,字潤章,號漏屋居士,飲露齋主人。漢族,1946年11月出生于安徽金寨,畢業于安徽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北京經濟.........

文章附圖

吳東魁,1956年出生于山東菏澤,自幼醋愛藝術,跟隨母親學剪紙。上小學期間,美術成績尤為突出。課本中的插圖、畫面使...

文章附圖

曾紅梅 ,女,1969年出生于湖北監利縣。現為中國職業畫家協會會員,湖北省荊州市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一杋美術館.......

文章附圖

余立小,1978年出生于江西余干縣梅港鄉寨上村,餘墨軒軒主。自幼酷愛書畫藝術,因家庭條件有限,業余時自習書畫........

文章附圖

張松柏,又名張新月,別署百忍草堂。1958年8月出生,湖北省監利縣人。現為湖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監利縣書協理事.......

文章附圖

郭浩藝,號狂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香港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國畫藝術研究院副院長、中南書畫院榮........

文章附圖

張清遠,漢族,1957年出生湖北省荊州市監利縣,號桃鶴井人。自幼酷愛書法,臨摹過王羲之、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

文章附圖

陳大鵬,號(潑墨先生)半山草堂主人,原籍山東菏澤,漢族。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書畫研究院常務理事;中國美術家名人堂花...

文章附圖

熊建國,湖北監利人。研究生學歷,中學高級教師,湖北省書協會員。從小喜愛書法,2017年五月至2018年五月進入.......

文章附圖

朱日曼,原名立滿,立漫,化名朱謾。1966年生于江西省余干,山怒畫屋主人。1998年畢業于上海中國書畫進修學院.......

文章附圖

邵琦,書齋名"渠宜書屋",一九六三年出生于上海,畢業于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美術史學教授、研究生導師;上海美術家......

文章附圖

劉志令,字治靈,號火硯堂主。1961 年出生于黑龍江省伊春市,祖籍山東陽谷,現定居北京。系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文章附圖

趙文斌,1957年12月出生于湖北監利縣,齋號墨醉堂,清水堂。中國書法協會會員,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創作研究員........

文章附圖

向楚炎,1949年出生于湖南,早年師從于湖南著名畫家陳惠生老師硏習工筆花鳥畫。求學畢業于湖南省輕工業高等專科學.......

文章附圖

朱建平 齋號尚耷軒主人,一九六二年八月出生湖北監利,湖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職業畫家協會會員,中國書畫協會會員........

文章附圖

張國強,齋號松雲石,1951年生于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現定居北京。自幼酷愛繪畫成癡,1975年在郟縣文化館搞美.....

文章附圖

邢玉哲,山東人氏。1985年畢業于魯迅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研究生班,后留學俄羅斯莫斯科蘇里科夫美術學院油畫系......

文章附圖

盧世亮,齋號旭元雨聲,1956年出生,河北省滄州市人,現居北京。系大運河水墨書畫院院長;北京平山書畫院副院長.....

文章附圖

聶義斌,1943年出生,河北省石家莊人。畢業于天津市美術學院繪畫系,1962年入伍,曾任原沈陽軍區政治部文藝創.....

文章附圖

尹麥清,字一白,1966年出生,湖南湘潭人,現定居北京。國家一級美術師,為中國國畫藝術研究院副院長,香港美術家......

文章附圖

曲士雄,中國德善書法家。1963年出生于河北安平,出身書香門第,自幼愛好書畫。多年從事新聞傳媒工作(新聞記者)........

文章附圖

梁國祝,筆名思墨,號嶺南山人,1956年生于廣西南寧,壯族當代著名書法家。現為廣西南寧書法家協會會員;廣西民間.....

文章附圖

劉三德,又名忠心。1944年出生,祖籍中國古乾州。六十年代初,鑄藝于西安美術學院,后投身太白山麓,歷時18載......

文章附圖

劉啟,號野儒,1951年生于北京延慶,自幼酷愛美術,幾十年堅持不懈,先后師從胥福亮、任福新、王澗泉等著名畫家.......

文章附圖

王宏,號一鴻,1976年出生于河南泌陽,現居北京。中國畫雞影響力人物,中國實力派青年畫家、書法家。國畫主攻花鳥......

文章附圖

張喜來,1957年生于北京,齋號抱雪。自幼酷愛書畫藝術,1985年參加中國書畫函授大學學習,師從王成喜、呂鑫.......

文章附圖

楊康健,1954出生,號九龍齋主,現居住上海,自幼在無錫九里河畔長大,自幼酷愛繪畫。17歲拜(中國美協會員......

文章附圖

耿淑慧,出生書香門第,居住溫哥華,溫哥華中國書畫院名譽院長,曾經在1985年創立自己保車有限公司任董事長.....

文章附圖

楊鐵巨,字振山,1953年出生于西安,畢業于中國書畫函授大學,現為陜西省美協會員,西安中國畫院畫家,省書......

文章附圖

浦星日,專業書畫家,別名:老墨。1980年中國書畫大學畢業;1990年魯迅美術學院進修 現為:中國同澤書畫研究院......

文章附圖

查日華,號璟燊,又名査日鏵,筆名苦筆齋主,1945年生于安徽銅陵,1979年畢業于銅陵師專。現為安徽省書法家.......

文章附圖

熊峰先生,著名旅日書法家,現任社團法人日中書法藝術協會會長,日中青少年交流協會會長,日本立命館大學孔子學院書法教授......

文章附圖

湯建華 別號學斌,職業書畫家。1972年出生于江西余干縣,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1990年起在東海艦隊服役........

文章附圖

周高福,1961年3月生,江西臨川人。1980年11月應征入伍,1985年南昌陸軍學院畢業,2002年中央黨校.......

文章附圖

黃海華,字醉墨,齋號,隱書齋。1974年出生于江西余干。現為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創作高級研修班畫家、中國書畫藝術研究院........

文章附圖

江治安,字江山,江西余干縣人,1947年生,大學文化。系中國國畫家協會理事,中國名家書畫研究會副理事長.....

文章附圖

賈紅甫,字浩然,號神后農人,1967年生于河南省禹州市,現定居于北京,系中國著名書法家,收藏家,古玩藝術品鑒定......

文章附圖

陳炳生,1935年岀生。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唯一烙畫)。福建省民間工藝大師......

文章附圖

李守仁,字怡鑫、號習勤齋主、桃源居士。畢業于廣西師范大學美術系,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師從郭怡宗、張立辰.......

文章附圖

王振建,字震健,號蘭香齋主人。1964年生于莒縣,現為中國書協會員、中國硬筆協會會員、日照書協理事、莒縣書協副主席.......

文章附圖

王川,當代實力派書法家,1966年生于北京,籍貫河北容城,研究生學歷。中國國畫創作研究院書法研究委員會主任.......

文章附圖

高傳強,丙申年,字一山,1956年出生于山東泰安,現居住北京,中華炎黃書畫研究院名譽院長,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文章附圖

馮廣海, 著名書法家 / 陳毅特型演員 / 正骨專家,1971年出生于河北邯鄲。系中國詩書畫協會理事.......

文章附圖

陳奮武,一九四一年九月生,福州市人。自幼酷愛書畫篆刻,學書循唐楷,溯秦漢,于六朝碑碣領悟尤深。擅多種書體......

文章附圖

胡連榮,男,1967年4月生,江西臨川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現任福建省政協委員、石獅市政協常委、福建省書法家......

文章附圖

呂士來,字石來,齋號隨緣堂,1963年出生于河北省辛集市,農民。1981年至1984年參軍服兵役......

文章附圖

舒浩華,男,一九四四年八月生,江西余干人,祖籍江西進賢,號俚語聯癡,于進布藝,靜塵齊主人........

文章附圖

楊梅花著名巨幅國畫山水畫家、 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南海國賓禮特供藝術家、人民日報《民 生周刊》民生書畫院藝術顧問和畫家.....

文章附圖

秦榮芳, 廣西桂林人,畢業于廣西師范大學美術系,擅長畫花鳥、魚蟲。現在為中華書畫協會理事.......

文章附圖

陳盛發,1957年6月出生于湖北省監利縣,高級經濟師。1992年畢業于湖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現為湖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

文章附圖

何志遠,1955年出生于山東滕州,現居住北京。國家一級美術師、榮寶齋簽約畫家、茹古齋簽約畫家、文房四寶堂簽約畫家.....

文章附圖

祁斌,1952年生于南京。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彩墨研究院副主席、中國盆景藝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文章附圖

朱磊,號清石居士。1973年出生于江蘇泗洪,自幼喜愛繪畫,淮安師范學院畢業。現為當代中國畫彩墨研究會會員,江蘇省花鳥研究會會員......

文章附圖

陳亦峰,字大愚,山東人士。模糊花鳥畫派創世人、中國花鳥畫院院長、天津美院高研班學院霍春陽弟子。自幼酷愛繪畫......

文章附圖

孫進,女,1989年出生于河南許昌,現為夢幻七彩畫院院長,中國藝術研究院理事,中國大寫意花鳥畫研究院創研室主任,中國女畫.....

文章附圖

呂啟明,1962年出生于廣東鶴山,國家一級美術師,現為中國楹聯學會中宣盛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會員,中國藝術人物網藝術委員會執行副主席.....

法律聲明

版權免責聲明:

1、本網站所轉載的文章資料、圖片、視頻、音頻、圖表僅供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網立場,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2、本網站屬于公益性非營利性網站,所有文圖不作商業用圖,對轉載文圖、視頻發生侵權行為,不承擔由此引發的經濟責任,本網站只作刪除處理。

3、本站原創文、圖,歡迎轉載,但需注明出處。

4、本網站原創文、圖屬于本站所有,任何單位、個人如用作商業用途需征得本站同意。

5、投稿者請注明稿件來源(出處)、準確聯系地址及身份,所有稿件均無稿費。

6、發稿人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

 免責聲明:本網凡“來源xxx非書畫愛好者俱樂部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成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或者其它問題可以聯系我們及時處理! 
掃描添加編輯微信
 
 
掃描添加編輯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