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弛,1958年出生于江西余干縣,中央國家機關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外名流書畫院藝術顧問,中國鐵路文聯會員,高級經濟師。
張弛是江西余干縣人,當過民辦教師和公辦教師,讀過中專,是最后一批工農兵學員。考取大學后,在中文系念書,任校學生會主席、蘇州市學聯副主席。大學畢業在鐵道部辦公廳工作,先后任鐵道部辦公廳值班室副主任、秘書處副處長和秘書一處副處長、值班室(部長辦公室)主任兼黨支部書記、中國鐵路進出口公司副總經理。調中共中央國家機關工委后,曾任工委研究室綜合調研處處長、專題調研處處長、研究室副主任、中央國家機關黨建研究會秘書長兼全國黨建研究會機關專委會副秘書長、國務院批準組建的中國民營經濟國際合作商會會長辦公室主任兼副秘書長。參加了黨的十七大,借調在中組部工作半年。工作期間參加了中央黨校的脫產學習。曾執筆起草人民日報社論、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重要講話,參與中央有關重要文件的起草和修改。在《人民日報》、《經濟日報》、《光明日報》等報刊雜志上發表個人署名文章50萬字以上。
張弛自幼酷愛書法,尤喜張旭、懷素、毛澤東、于右任的草書,書法楷隸行草兼備,尤其擅長草書。作品曾獲全國大學生書法比賽一等獎、鐵道部書畫展一等獎,在中央國家機關書畫展中多次獲獎,并被收入《中央國家機關職工書畫展作品集》,曾在《紫光閣》、《中外名流書畫家》等報刊上多次發表書法作品。作品被省部級以上領導和國內多家博物館收藏,并受到美、英、日、韓等國外友人的喜愛和收藏。




































張弛詩話●序
詩,文學花園的一朵奇葩。她曾是那么璀璨奪目,至今仍閃爍著耀眼的光彩。
詩,中國的驕傲。從《詩經》“關關睢鳩,在河之洲”開始,到盛唐“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再到毛澤東“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的詩句,曾經感動、打動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從三歲小孩咿呀學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到年邁古稀沉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唐詩又何曾不是以我們能哼幾句而感到自豪。但是,曾經是詩歌海洋的中國,詩,在今天落伍了,被市場經濟的浪潮無情地拋灑在岸邊。而短信,則鋪天蓋地,彌漫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邊。這是什么原因?是市場經濟的過錯?抑或是人們缺乏時代的激情?我以為,偉大的時代,必將產生偉大的詩篇。詩在盈育、在破土,在等待春天的到來。
詩言志。詩要比、興、賦。詩要用通感、博喻。詩要形象,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并用。這些古今中外通用。但是,中國詩有中國的特色。在這個信息全球化的時代,各民族文化在交匯、碰撞、融合、同化,有的甚至消失,這都是正常的現象。我以為,作為國粹,唯一不會被同化掉的,可能是今體詩,即唐詩(又叫近體詩)。其特色就形式而言,至少有三:
一、整齊美。唐以前的詩,叫古詩。古詩,雖然也押韻,但在句式的多少和每句的平仄韻沒有嚴格的規定。而到了唐代,就把它規范化了。無論五絕七絕或五律七律,每首詩都有統一的規定。五絕、七絕是五字四句、七字四句,五律七律是五字八句、七字八句。字不能多,也不能少;句子不能多,也不能少。這就是今體詩的整齊美。
二、韻律美。這是漢語的特色。古漢語有平仄兩韻,現代漢語有四聲,前兩聲大體可歸平韻,后兩聲都是仄韻。漢語聲調的平、仄,與《易經》中的陰、陽和現代數理邏輯的0、1二進位制有異曲同工之妙。今體詩韻律美表現在:一是句子節奏美。一句詩(以七個字為例)的平仄叫“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即第一、三、五個字,可平可仄,第二、四、六個字必須分明,是平則平,是仄則仄,不能混淆。而且一般以兩個字為一節,即平平或仄仄,如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讀起來朗朗上口。有如音樂的四分之二拍的節奏。二是韻腳美。首句可押可不押,二四六八押平韻,即首句可押韻,也可不押韻,不壓韻不能用平韻收尾。但第二、四、六、八句必須押韻,押韻押最后一個字,而且是平韻,不能是仄韻。三是對偶美,亦即對稱美。這是指律詩而言。律詩中間四句,是兩付對聯。分別叫頷聯和頸聯。一付對聯上句與下句平仄韻相反。此外,還要求實詞對實詞,虛詞對虛詞。至于五絕五律與七絕七律的區別,就是多兩個字或少兩個字的問題。五絕五律在句前加兩個字就是七絕七律,但加的兩個字的韻必須是與第一個字的聲調相反。或者七絕七律每句去掉前面兩個字即為五絕五律,其他一律不變。
三、語言精美。因為字數和句子固定,要在有限的字數里表達無限的思想感情,就逼得你反復推敲,遣詞造句,語言要精要美,不能粗制濫造,所以古人云“為吟一個字,捻斷七根鬚”、“三年得兩句”。今體詩的語言精美,要求你要有精品意識,寫出精品。
今體詩形式上的這三個特色,是寫作的難點,有時會束縛思想感情的表達,但唯其難,才叫今體詩,否則就不成其為今體詩了。而今體詩寫好了,能得心應手,非常有趣味,令人玩味,如食橄欖。時代發展到今天,關于今體詩,我有兩句話要說。其一,現代詩不能替代。詩歌的花園里應該是百花齊放。不應以現代詩否定今體詩,也不應以今體詩否定現代詩。我大學是學中文的,古詩、今體詩、現代詩都學過。當時也曾一度迷戀現代朦朧詩。但時過境遷,有多少詩能記下來?即使能記下來的也只有為數不多的唐詩,即今體詩。其他的詩再好也記不起來,或者記不完整。這就說明,今體詩有它持久的生命力。其二,世界上其他詩歌不能相比。為什么?因為國外的語言沒有平仄兩韻一說,就英語而言,它只是押元音字母的韻。所以,不可比。
我們今天的時代,是生活節奏快速變化的時代,是信息全球化的時代,是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就有這樣的體會,一本厚厚的書,很難有時間把它讀完,因為要讀的書太多了。一首現代詩,也許能夠讀完它,但讀完也就忘了。即使它寫得很好,也背不下來(除非極短)。所以,比較起來,我還是喜歡讀今體詩。古為今用。生活在今天這個偉大的時代,今體詩不應甘于寂寞。我們可以用今體詩的形式,來反映今天的時代生活,以詩歌的長廊來展現時代這幅恢宏的歷史畫卷。為此,我愿做一只帶血啼叫的杜鵑:呼喚今體詩春天的到來。
是為序。
作者張弛于北京

張弛七絕●詩歌
學習考察唐山有感
山崩地陷日無輝,老少嗚咽灤水悲。
渤海明珠重放彩,冀東大地筑豐碑。
游三清山二首
纜車一線飛上山,棧道懸崖三百彎。
峰險石奇云霧卷,西東海岸松浪翻。
清風三盞去傳媒,老道深山把月追。
巨蟒朝天笑不住,司春女神盼夫歸。
游蓬萊
乘風踏浪駕云梯,海市蜃樓猶可追。
風雨閣中載廢立,蓬萊樂土盡朝暉。
青島回眸
嶗山海爾瑯琊臺,黃島陽光踏浪來。
邀我清風去釣月,城陽新景抱胸懷。
題中國情人節
牛郎挑水澆天園,織女梳妝到鏡前。
滴淚相思河兩岸,鵲橋會面又一年。
參觀馬克思故居二首
世紀偉人從此生,永存主義在心中。
為民盜得星星火,點亮全球萬盞燈。
筆耕不止死方休,世界人民讀我書。
若能悟出真諦在,荊棘披斬是通途。
慕尼黑感懷
四國協定禍向東,揮刀斬魔祭長空。
而今我愿歌一曲,世界和諧歸大同。
德國南部田野遠眺
萬席綠毯鋪天齊,染盡層林百錦衣。
怎得秋風似畫筆,細粗濃淡總相宜。
從意大利到奧地利
阿爾卑斯向北行,湖光山色話秋情。
紅林似火燒天際,薩市從來樂不停。
悼念父親
噩耗京聞痛斷腸,白花黑幛淚千行。
長存浩氣英靈在,佑我鄉親福且康。
游威尼斯
夜放華燈星滿天,水城千島橋相連。
運河商賈頻來往,萬里海行初古船。
天使灣夜賦
漫步英街到海邊,萬家燈火照無眠。
尼斯城外弧灣靜,釣起濤聲一線牽。
舊詩新嫁
詩花浪漫生法國,等到秋來有幾枝?
我欲勸君多采擷,借憑此物寄相思。
巴黎股票交易市場隨想
股市沉浮誰能裁?硝煙彌漫有陰霾。
操盤高手難尋覓,一道金光照下來。
慶神六成功返回
人類飛天不是夢,凱旋今晨定塵埃。
巴黎度過不眠夜,神六安全著陸來。
四十七歲生日感懷
高德酒樓盛宴排,燭光酣飲樂開懷。
百年栽下梧桐樹,夜話巴黎入夢來。
夜游賽納河
美酒葡萄齊舉杯,溫情軟語影相隨。
巴黎歌女琴聲在,月照西樓人不歸。
登艾菲爾鐵塔
潮涌人流登塔來,巴黎鳥瞰上平臺。
天高云淡送秋爽,西歐風情攬入懷。
巴黎公社墻觀感
武裝革命第一槍,驅走烏云現曙光。
戰士默哀含熱淚,政權鞏固費思量。
游賽納河
船上游人頌古都,水橋倒影畫秋圖。
夕陽西照高盧史,風動翻開兩岸書。
游江灣
路轉峰回疊翠嵐,三山環抱古江灣。
英賢踵起同燈火,龍吐甘泉澤眾安。
登泰山
風聲陣陣霧粘松,輕雨絲絲讀岱宗。
歷代封禪腳下始,獨尊五岳朝天東。
登廬山二首
廬山迷霧鎖江天,幾度春秋亂雨煙。
佇立美廬思故里,桃花源里樂耕田。
秀峰飛瀑夜聽泉,湖畔蘆林正可眠。
晨鳥三聲驚好夢,一輪紅日照窗前。
黃洋界追想
黃洋界上霧霏霏,猶見當年炮火飛:
滾木壘石鳴鼓號,旌旗舞動解重圍。
參觀龍川有感
西峙鳳山東龍峰,蒼天有意贈胡翁。
世世代代勤耕讀,一統乾坤在掌中。
回故鄉
余干豫章一線牽,龍騰虎躍信江邊。
千年古驛洪崖鎮,魚米水鄉夫是仙。